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上扬,以女性为基准100来对应男性的比例,这一数据在2004年左右达到了惊人的121,此后逐渐下降。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生性别比达111.3,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7。男性人口72334万人,女性人口68844万人,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落在实际人口数量上,男性数量比女性足足多了3000万。
需要注意的是,这3000万是男性比女性多出的总数,而非“光棍”的数量。因为显然,1岁男婴和80岁老头不属于“光棍”的范畴。
出生人口性别比,又称婴儿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会出生103-107个男孩。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范围为103-107。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翟振武教授提出了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强烈的男孩偏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二是现代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得生男孩变得容易。他提到,小型化、现代化的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在女性怀孕14周到16周时检测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使得很多想生男孩的家庭更容易实现愿望,如果检测出是女孩,很多家庭会选择让孕妇人工流产。
正是因为超声波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的发展,再加上传统的男孩偏好观念,造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高、持续时间长、波及人口多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时达到121.2,有些省份甚至达到了130。
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执行着“一孩半”政策,如果头胎是女儿,政策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有些夫妻在生了一个女儿后,希望再生一个男孩。他们会在怀上第二胎后,鉴别胎儿性别;如果是男孩则生下来,如果是女孩,则主动上报,以意外怀孕为理由堕胎。生育限制政策迫使人们通过阻止部分女婴的出生来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
或许有人认为统计数据不准确,但看看身边的环境就能明白。在公办幼儿园和小学,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而在民办的幼儿园和小学,男生数量往往占据2/3左右。从医院的出生统计看,男孩确实多很多。
近年来,“性别战争”的讨论愈发频繁,这反映了社会性别角色的紧张关系。女性越来越积极地投身职场,但在社会,尤其是婚姻家庭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照顾孩子、照顾父母甚至照顾丈夫的多重责任,而这些负担并未得到男性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很多女性在结婚前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婚后家庭责任和事业压力几乎让她们喘不过气来。同时,许多男性仍坚守着传统的“养家糊口”观念,然而当社会要求发生变化时,他们却发现自己也难以承担起这一责任。结婚和生育成为了“有压力、不平衡”的双重负担,这是性别议题带来的最直接后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性别议题的影响并非仅局限于婚姻层面,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结构之中。随着女性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甚至不婚。这和教育程度相关。但中国若不发生战争,女性不婚不育高峰远未到来。
现在的教育改革一直偏向文科,从中高考到高考一直在废理,最典型的是上海高考。现阶段普高男女比例约4:6,三十年前是6:4。在婚育市场,女性天生慕强!未来这两成女性要么向下兼容,要么不婚,向下是艰难的。所有改革,凡是不考虑人性的,注定吃苦果。家中有女孩的,如果学习成绩又好的,未来20%的概率是结不了婚的!她们对于婚姻的要求已发生显著变化,事业、独立、自由成为她们的优先考虑。而对于一些男性而言,由于他们对婚姻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养家”的传统观念上,一旦发现自己无法在经济上满足婚姻所需的基础条件时,他们往往选择放弃婚姻。这种性别角色的错位,不仅影响着结婚率,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