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数字艺术产业创新论坛如期举行。论坛围绕数字艺术的创作方法与产业化问题,探讨了多层次认知更新与结构性转变,并着眼于艺术创作与前沿技术的融合,探寻数字艺术在文化传承和当代书写中的潜在价值。
论坛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数字艺术的创新实践”和“数字艺术的创新应用”。在“数字艺术的创新实践”板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瑨、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院长伍端、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于朕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分别就数字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创新、人工智能艺术教学与实践、城市多维度空间数字化创新实践、艺术智性的探讨以及算法、机器与非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展现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
接下来的圆桌讨论环节,爱普生光影研究院数字艺术专家白名昼、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李勇等人,围绕AI智能时代的应对策略以及数字艺术的创新场景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数字艺术的创新应用”板块同样精彩纷呈。白名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史纲、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分别就数字光影赋能文旅创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应用与探索实践、数字艺术产业与中国式元宇宙以及未来考古视野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演讲。他们借助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数字艺术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前景。
在圆桌讨论环节,费俊、凡拓数创总经理林日新等人就数字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以及数字艺术的创新生态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普遍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字艺术产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数字艺术产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端、专业的交流平台,更为推动数字艺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产学研深度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图片保留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报道